高低語境文化的涵義蘊含什么?
霍爾將文化劃分為高低語境的主要依據就是語言文化讓人對外部世界的信息有一種選擇。正是由于這種選擇,人們對交際語言信息可以進行篩選,所以說在現實的文化交流中,交流雙方所傳遞的信息有的主要來自于交際語言本身,而有的則主要來自于交流的場合,即語境。根據這種信息來源方式的不同,霍爾把多樣的文化劃分為了兩類,即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所謂高語境文化(High context,簡稱HC)是指在此種文化的語言交際過程中,交際信息的創造主要依靠語言交流的場合,即交際信息的創造不是依賴于交際語言本身,而主要依賴于交際語境。像中國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拉丁文化都屬于高語境文化。所謂低語境文化(Low context,簡稱LC)是指在此種文化的語言交際過程中,交際信息的創造主要依靠交際語言本身,即交際信息的創造不是依賴于交際語境,而主要依賴于交際所使用的語言。像美國文化、加拿大文化以及多數歐洲文化都屬于低語境文化。
在高語境文化中,交際信息都是交際雙方預先進行編排的,編排所依據的條件以及編排出的信息大部分掌控在交際雙方的手中,少部分蘊含在語言所傳遞的信息中。換句話說就是,高語境文化的傳播極少依靠交際語言本身的編碼信息,而是主要依靠交流的物質語境或交流雙方各自的背景。在語言的使用上,高語境文化中交流語言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交流信息所表達的意識不局限于交流語言本身,人們進行交流或行動的意義主要依靠交流雙方所處的場合。
在低語境文化中,交際信息直接蘊含在交際語言之中,以補充語境中所缺失的信息。也就是說語境文化的傳播極少依靠交際語境,而是主要依靠語言本身的編碼信息。在語言的使用上,低語境文化中交流信息僅依靠語言的編碼信息就可以表達得清楚準確,極少再需要交際雙方根據交際語境去推測。
高低語境文化的形成是如何的?
(一)高語境文化的形成
高語境文化是人們在長期固定的交際環境中形成的,例如在中國、非洲、拉美等地區生活的人們,他們生活的地理區域是非常固定的,社會生活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逐漸變化,但是這種變化的速度是緩慢的,而且幅度也很小。在這種文化下生活的人們,彼此間的交往是長期而穩定的,因此他們對生活環境有著相同的理解方式,這種相同的理解方式讓他們形成了彼此認同的交際行為模式。也就是說交際雙方在進行信息交流時對語言本身的依賴程度很小,他們不必清晰地表達具體信息就能領會彼此的意思。由于高語境文化受傳統和歷史的影響較大,因此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強的穩定,較少會因為時間推進而發生變化。在高語境文化中的人們彼此進行交流時,不必把交流信息完全用言語表達出來,有時可以利用表情、動作、眼神、甚至沉默的形式來傳遞信息,雙方通過交流環境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內容。
(二)低語境文化的形成
與高語境文化不同,低語境文化的形成是比較孤立的。例如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地區,人們居住的地理區域比較松散,不同的社會變革讓他們對社會生活有著不同的體驗,由于在生活經歷上的差異,所以他們彼此問的交際是比較的,較少會受到交際環境的影響,也就是說交際環境本身和交流雙方自身所涵有的信息量比較少。交際信息必須通過清晰明確的語言信息編碼來傳遞才能讓交流順利進行。除此之外,語境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因而低文化語境中的人們非常推崇語言本身的力量,認為是語言讓世界變得越來越開化和文明。例如美國人對演說和辯論一直情有獨鐘,其原因就是因為這兩種語言表現方式能清楚地表達他們內心的思想,也容易讓聽眾理解和認同。
關鍵詞: 高低語境文化的形成高低語境文化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