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具體如何計算?
上證指數其實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的簡稱,也可叫做上證綜指。最早在1991年7月15日正式發布。上證指數的樣本股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的上市股票,用于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時間里,上海證券交易所從最開始的8只股票和22只債券,已然發展成影響力極大股票市場。自那時起,上海證券交易所就初步形成了多層次藍籌股市場,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證券市場。為了更好更高效的適應上海證券市場的發展格局,在接下來的時間至今,逐步形成了以上證綜指、上證50、上證180等指數以及上證國債、企業債和上證基金指數為核心的上證指數體系,科學的證明了上海證券市場具有層次豐富、行業廣泛、品種拓展的特點。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方便了投資者的多維度分析,同時增強樣本企業知名度,在此基礎上引導市場資金的合理配置。
;
在計算股票指數時,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加權,按照單價或者總值加權平均,也可以不加勸平均;二是抽樣,抽樣規則是要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分股,樣本股票一定要具有普遍性與典型性,最好的辦法就是綜合考慮股票分布的行業、市場影響力、數量以及股票等級等等因素;三是計算程序,包括計算算數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者兼顧價格等等,計算方法必須要有高度的靈活性,因為市場的行情變化莫測,計算方法就要隨著股市的變化而隨時做出調整。此外,計算要根據科學依據,一般情況下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的,單頁可以視情況調整。
上證指數系列一般采用的計算方法是派氏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以上證基金指數為例,具體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基期)× 1000 。其中,總市值= Σ(市價×發行份額)。以成份股為例(比如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具體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以上證綜合指數為例,具體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情況太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另外,有的人可能會把上證指數與a股指數混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上證指數可以說是一個具體的數值,用來衡量股市整體的跌漲情況,而a股指數的本質是股票。除了概念不同,兩者的功能,計算方法也都不一樣。關于上證指數和a股指數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