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核集團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二機部、核工業部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的特大型國有獨資企業,由10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主要從事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和核應用技術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生產和經營,以及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它是中國核電火車站的主要投資者和所有者,核電的技術開發主體,核電的設計供應商和核燃料供應商,核電的重要運行技術服務提供商,以及核儀器和非標準設備的專業供應商。
2、航天科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我國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機等所有航天產品以及所有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究、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同時,重點發展衛星應用設備和產品、信息技術產品、新能源和新材料產品、航天特殊技術應用產品、特種車輛和汽車零部件、航天生物產品等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大力發展以衛星和地面運營服務、國際航天商務服務、航天金融投資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等為重點的航天服務業。是中國唯一的廣播通信衛星運營服務商;集團公司是中國影像信息記錄產業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產品供應商,作為中國航天科技產業的主導力量,集團公司是中國首批創新型企業,創造了以載人航天和探月兩個里程碑為標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為推動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航天科工
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與第八機械工業部合并)、航天工業部、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演變,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所。全國有5家研究所、2個研究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和580多家企事業單位。現有員工12.7萬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40%以上。在各類人才中,先后培養了兩所院校的15名院士,聘請了12名院士擔任集團公司科技委的高級顧問和顧問,擁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
4、航空工業
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集團公司擁有140多個成員單位、近30家上市公司和50多萬名員工,擁有航空設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和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金融、工程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業務。
5、中國航發
主要從事軍用和民用飛機動力裝置、二次動力裝置、燃氣輪機、直升機傳動系統和航空發動機技術衍生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維修、營銷和售后服務;客戶涉及航空、航天、船舶、武器、能源、航天等領域。公司設計生產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渦輪軸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活塞發動機等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和直升機傳動系統等產品。
6、中國船舶
以軍工為核心的主線,貫穿著船舶修造、船舶工程、動力設備、機電設備、信息與控制、生產性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在海洋防御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海洋開發裝備、海洋科研裝備四大領域實力雄厚。
7、中國兵工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兩大武器裝備制造企業之一(另一家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各種兵種的對陸、海、空、研發的精確打擊、兩棲攻擊和遠程壓制。防空反導、信息夜視、高效毀傷等高科技武器裝備,在中國國防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8、中國兵裝
是中國最具活力的軍民融合型超大型軍工集團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和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集團公司現擁有長安、天威等5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擁有特種產品板塊、車輛及設備制造主營業務,并培育了“長安汽車”和“天威變壓器”等多個知名品牌。研發的特殊產品和設備在國防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基礎和戰略作用。
9、中國電科
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用和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以及主要裝備、通信和電子設備、軟件和關鍵部件的研究和生產。
10、中國電子
是中國最大的國有IT央企,主營業務為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IT企業集團,中國電子擁有36家二級企業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員工超過11萬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