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兩委要因地制宜,深入調查研究,充分開展好針對全村脫貧戶的兜底保障行動,做到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補盡補、應幫盡幫、應扶盡扶、應工盡工、應商盡商,讓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黨和政府的關懷真正走進千家萬戶。”7月1日,在正陽縣傅寨鄉熊樓村黨群服務中心,該村黨支部書記黃斌和村干部楊毛等人在開會時說道。
依托遍布全村轄區的網格和各村民組長、黨員,該鄉熊樓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和分包縣、鄉干部一起深入村民家中進行政策宣講,對脫貧戶、五保戶等群眾的情況進行廣泛交流、全面摸底、建立臺賬、逐級上報、結對幫扶等,分層分類地精準施策,為有務工意愿、身體狀況良好、符合條件的脫貧戶等村民安排相應的村公益崗,推薦相關村民到縣城參加企業招聘會,給想在老家創業的村民開通政策支持、項目審批等“綠色通道”,使其生活有保障、工作有著落、致富有支撐,為兜底保障提供好堅實的經濟基礎。
針對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家庭等家庭,該村認真履行組織程序,積極向上級業務部門申請“特殊援助”,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幫扶服務。通過經常性地開展“五個一幫扶”、走訪慰問、我為群眾辦實事等一系列實踐活動,該村兩委及時了解和準確掌握農民群眾的真實訴求和面臨的困難,在群眾家里開好“現場會”,面對面地商量解決辦法,出臺措施,盡快解決,先后為其解決住房難、看病難、工作難、出行難等諸多難題,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憂,讓“楓橋經驗”服務好全村人民群眾。
在正陽縣其他鄉鎮、街道,兜底保障又是各具特色。在該縣熊寨鎮王樓村,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駐村第一書記劉闖經常帶領結對幫扶的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相關黨支部的領導們開展節假日的走訪慰問,實行“一對一”的精準幫扶,為其學技術、找工作、蓋房子、修水泥路、申請項目、推薦其到大城市的醫院看病、買羊鼓勵其創業等,還組織省城醫院的專家們到村里開展義診活動,讓全村人民都能享受到政策優惠;在陡溝鎮祝灣村等地,幫扶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在三夏期間還不忘為脫貧戶銷售農特產品,還手把手地教其如何進行稻漁種養,助其創建的鄉村產業“更上一層樓”;在新阮店鄉、袁寨鎮、雷寨鄉等地,秸稈加工企業、種植基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經常聘請當地脫貧戶務工就業,給其提供穩定的工資收益,用“紅票子”支撐一個個家庭的發家致富;在蘭青鄉、清源街道、慎水鄉等地,讓脫貧戶在家門口就近創業則成了“授人以漁”的有效手段,更讓兜底保障助力不少農民群眾結出了一朵朵碩果累累的“致富果”;在彭橋鄉、閭河鄉、大林鎮等地,通過扶貧車間來就近安置想來就業的脫貧戶,更給不少縣城企業在鄉村地區拓展產業終端提供了合適的舞臺……
日前,正陽縣已形成家門口創業、務工就業、公司企業積極參與、致富達人踴躍獻愛心、幫扶單位竭盡全力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兜底保障新格局,持續拓寬了服務廣大農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更讓村民們爭相夸黨好。(韓留收 李冰 滕敬豪)
關鍵詞: ?正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