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分級
肌力分0~Ⅴ共6級。并用“+”和“-”來進行再分級。再細分為3個亞級別:輕、中、重度抵抗。
Ⅴ:正常肌力。能對抗與正常相應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作全范圍的活動;Ⅴ—:能對抗與Ⅴ級相同的阻力,但活動范圍在50% ~100%;Ⅳ?:在活動的初、中期能對抗的阻力與Ⅳ級相同,但在末期能對抗Ⅴ級阻力;Ⅳ:能對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圍活動,但阻力達不到Ⅴ級水平;Ⅳ—:對抗的阻力與Ⅳ級相同 ,但活動范圍在50%~100%;Ⅲ?:情況與Ⅲ級相仿,但在運動末期能對抗一定的阻力;Ⅲ:能對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圍活動,但不能抗任何阻力;Ⅲ一:能對抗重力,但活動范圍在50%~100%;Ⅱ?: 能對抗重力,但運動范圍<50%;Ⅱ:不能對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力影響后能作全范圍運動;Ⅱ一:消除重力影響能活動,但活動范圍在50%~100%;Ⅰ:觸診能發現有肌肉收縮,但不引起任何關節運動;0:無任何肌肉收縮。
肌力檢查方法是
檢查時令患者作肢體伸縮動作,檢查者從相反方向給予阻力,測試患者對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兩側比較。根據肌力的情況,一般均將肌力分為以下0--5級,共六個級別:
0級 完全癱瘓,測不到肌肉收縮。
1級 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2級 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
3級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級 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但不完全。
5級 肌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