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之禮是什么意思?
太牢禮是古代帝王祭祀的禮儀。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
清朝時期,將“太牢”從第一等級降到第三等,把“少牢”從第二等級降到第四等,全是連降兩級。本來清朝之前的“牢牲”只有太牢、少牢,清朝時期變成四個,從高等級到低等級分別是:犢、特、太牢、少牢。
太牢是不是最高禮儀?
清朝之前的太牢只用牛,確實是最高祭祀禮儀,算是最隆重的,但是清朝時期的“太牢”,在增加了羊、豕(豬)之后,已經降級兩等了,不是“最隆之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