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9月20日電 (記者 吳蘭)全球10%的筆記本電腦、20%的液晶顯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產,全國20%的光伏組件、15%的家電、10%的新能源汽車是“安徽造”……《2023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顯示安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諸多成果。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開幕。大會期間,《2023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發展報告》)正式發布。據了解,這是安徽首次在世界制造業大會上發布制造業發展報告。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開幕。 韓蘇原 攝
《發展報告》緊扣制造業發展主旨主題,分綜述、產業發展、市場活力、協同創新、數字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合作、人才興皖、營商環境、發展后勁共十個篇章,圖文并茂展示了安徽制造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成果。
近年來,安徽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堅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的令人矚目的成效。
報告顯示,2012—2022年,安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5%,增速居全國第4、中部第1、長三角第1位。2022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9萬億元,居全國第10位;制造業增加值超過萬億元,占GDP比重26.5%,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高于全國3.1個百分點。
近年來,安徽制造業加快融合化集群化發展,特別是先進制造聚鏈成群、集群成勢,首位產業“汽”勢磅礴,光伏儲能聚“光”成炬,新型顯示“屏”步青云,人工智能“谷”動世界……一批產業地標成為引領制造業趨勢潮流的重要力量。
大眾安徽整車制造基地自動化生產線。合肥經開區黨政辦供圖
汽車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報告顯示,安徽汽車產業基礎堅實。聚力發展汽車首位產業,擁有奇瑞、蔚來、大眾、比亞迪、江淮、長安、漢馬科技7家整車企業和1200家配套企業,建立了整車、發動機、車身、底盤等全產業鏈體系,構建了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大主導方向的“一鏈三線”戰略布局。2022年汽車產量174.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52.7萬輛,均居全國第7位。2023年1—7月,汽車產量123.5萬輛,增長45.2%,占全國比重7.9%,其中,新能源汽車43.2萬輛,增長82.8%,占全國比重9.4%。
與此同時,安徽“點線面”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基礎支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未來先導產業有序布局發展;深入推進重點產業鏈“鍛長補短”,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提質擴面,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開放合作、人才支撐、營商環境等多個領域都展示出了安徽的硬核實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