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倒掛是什么意思啊?
價格倒掛是指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以及銷售終端等下游商家的產品銷售價格低于一級經銷商的正常出庫價,甚至低于廠家的最低出廠價。從表面上看,價格倒掛是下游經銷客戶在低價虧本銷售,實際上是因為下游經銷客戶將廠家或上游經銷商給予的銷售政策,拿出一部分來進行貼價銷售,總體保持盈利。
為什么會產生價格倒掛這種情況?
造成價格倒掛的主要原因是廠家對傳統商業分銷模式的錯誤判斷。在“終端制勝”的思路下,由于對終端市場的日益重視,廠家的銷售重點是盡量實現產品在終端市場的消化,已不再單純停留在調撥移庫上。因此,一般而言,廠家在進行產品經銷時,首先是在某區域指定一至兩家一級代理商,然后歸攏二級經銷商到一級代理商拿貨,再由二級經銷商分銷到三級經銷客戶,或者銷售到終端客戶。因此廠家在制定政策時,往往將優勢重點向一級代理商的下游經銷客戶以及終端進行傾斜,從而誘發價格倒掛。
造成經銷商價格低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完成協議任務沖量,即經銷商為完成廠家規定的協議任務而低價拋貨。
2.商品變現換資金,即經銷商由于經營資金緊張,而利用廠家給予的資信賒銷付款方式,或者用承兌付款方式,將商品低價套現,緩解資金壓力。
3.二級政策強于一級。二級經銷商獲得的廠家政策比一級經銷商多,二級經銷商將獲得的部分政策折算到成本空間中,進行商品降價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