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碎片是什么意思?
其實磁盤碎片應該稱為文件碎片,是因為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個磁盤的不同地方,而不是連續地保存在磁盤連續的簇中形成的。 當應用程序所需的物理內存不足時,一般操作系統會在硬盤中產生臨時交換文件,用該文件所占用的硬盤空間虛擬成內存。虛擬內存管理程序會對硬盤頻繁讀寫,產生大量的碎片,這是產生硬盤碎片的主要原因。 其他如IE瀏覽器瀏覽信息時生成的臨時文件或臨時文件目錄的設置也會造成系統中形成大量的碎片。經常進行磁盤的碎片清理,可以提升電腦硬盤的使用效率。
磁盤碎片指的是硬盤讀寫過程中產生的不連續文件。硬盤上非連續寫入的檔案會產生磁盤碎片,磁盤碎片會加長硬盤的尋道時間,影響系統效能。 比如虛擬內存使用了硬盤,硬盤上便會產生磁盤碎片, 所以磁盤碎片會加長硬盤的尋道時間,影響系統效能。
因為在文件操作過程中,Windows系統可能會調用虛擬內存來同步管理程序,這樣就會導致各個程序對硬盤頻繁讀寫。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中間的一個簇(由扇區組成)內容被刪除后,新寫入一個較小的文件,這樣在這個文件兩邊就會出現一些空間,這時候再寫入一個文件,兩段空間的任意一部分都不能容納該文件,這時候就需要將文件分割成兩個部分,碎片再次產生了。
最常見的就是下載電影之類的大文件,這期間大家一般都會處理一下其它事情,而下載下來的電影文件被迫分割成若干個碎片存儲于硬盤中。因此下載是產生碎片的一個重要源頭。還有就是經常刪除、添加文件,這時候如果文件空間不夠大,就會產生大量的磁盤碎片,隨著文件的刪改頻繁,這種情況會日益嚴重。
雖然說磁盤碎片對于正常工作影響并不大,但是會顯著降低硬盤的運行速度,這主要是硬盤讀取文件需要在多個碎片之間跳轉,增加了等待盤片旋轉到指定扇區的潛伏期和磁頭切換磁道所需的尋道時間。
電腦使用久了,磁盤上保存了大量的文件,這些文件并非保存在一個連續的磁盤空間上,而是把一個文件分散的放在許多地方,這些零散的文件被稱作“磁盤碎片”,這些碎片會降低整個windows的性能,每次讀寫文件磁盤觸頭都要來回移動,浪費了時間。于是windows中都提供一個整理磁盤碎片的程序。
機械硬盤的磁盤碎片怎樣整理?
1、首先電腦桌面上打開(我的電腦),然后選擇需要碎片整理的磁盤,如右鍵E盤,再單擊屬性。
2、在磁盤屬性頁面,點工具欄,在工具欄下面看到磁片整理項,點擊(開始整理)。
3、進入磁盤碎片整理程序頁面,所有的分區盤都顯示出來,可以選定點擊任何一個磁盤,然后點擊(磁片整理)。
4、這時程序就會自動整理磁盤數據,紅色方條代表零碎的文件,紅色方條越多零碎的文件越多,越需要整理。
5、當碎片整理完成,會提示完成并可查看整理報告。
6、最后來看看整理后的使用量圖,上下圖對比會發現整理后的圖里已經沒有紅色方條,碎片整理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