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激素是昆蟲腦內神經分泌細胞所分泌的一種激素,能調節控制幼蟲前胸腺分泌蛻皮激紊。腦神經分泌細胞在腦內的分布有一定規律,依據它們的位置可分為間腦中部神經細胞,背神經分泌細胞,腹神經分泌細胞,背側神經分泌細胞等。昆蟲腦中神經分泌細胞的大小隨生理活動狀態而變化,直徑約5~30微米。在腦神經分泌細胞中含有許多神經分泌顆粒,直徑約2000~4000埃,系由神經分泌細胞的內質網系統制造,經由高爾基器加工而成。
腦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腦激素中有一種具有促進、激活前胸腺(蛻皮腺)活動的功能的,稱為促前胸腺激素(PTTH)。當腦激素不存在時,前胸腺就不能分泌蛻皮激素。昆蟲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的一類激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促前胸腺激素。昆蟲的腦神經分泌細胞有幾百個到幾十個不等,這些內分泌細胞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因子作用下分泌肽類或蛋白質激素。昆蟲的腦既是神經中樞,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無頭幼蟲、無頭蛹或無腦蛹能生活很長時間,不取食,不爬動,但能呼吸,背血管仍能有規律地搏動。如果將別的昆蟲的腦移植入這些無頭幼蟲或無腦蛹的體內,不管移植的部分在身體何處,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無頭幼蟲或無腦蛹又可恢復發育。將腦磨碎,或將腦的活性物質抽提出來,再注射入無頭幼蟲或無腦蛹體內,這些無頭幼蟲或無腦蛹也能恢復發育。可見昆蟲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腦激素經過心側體神經輸送到心側體,從心側體再釋放到體液中。所以心側體是腦神經分泌物質的儲藏器,或者叫做神經體液器官。鱗翅目的咽側體也是腦激素的儲藏器,植入的咽側體有激活前胸腺的作用。此外,腦神經分泌細胞的軸索也直接伸入咽側體中。
腦神經分泌細胞在受到內外環境因子刺激后才開始周期性的分泌活動。吸血蝽要飽餐一頓后才進行生長蛻皮活動。當其吸入大量血液后,腹部充分膨大伸展,產生一種向心的刺激信號,促進腦神經分泌細胞活動。如果不讓吸血蝽獲得食物,它的腦神經分泌細胞能保持靜息狀態幾個月而不活動。切斷吸血蝽前胸神經索,讓它飽餐一頓,雖然腹部能膨大伸展,但腹部膨大的信號不能傳遞到腦,神經分泌細胞不活動,腦激素很少,前胸腺不能活動,蛻皮激素含量也非常少,因而不能蛻皮。
除食物外,光線也是非常重要的刺激因素。光照時間長短對昆蟲感覺器官產生的長光照或短光照的刺激效應,經傳遞入腦,也可影響神經分泌活動,如在一些鱗翅目昆蟲,當光照周期長達16小時以上時,甚至可影響其滯育狀態。腦神經分泌細胞正是在內外環境因子激動或抑制下,周期性釋放激素,從而影響蛻皮激素的周期活動,以調節昆蟲的周期性生長發育和蛻皮。
關鍵詞: 腦激素的分泌規律是什么 腦激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