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營航天公司相對論空間原定于美東時間3月8日從卡納維拉爾角首次發射“人族1號”,但由于超出了第二級推進劑熱條件的發射承諾標準限制,發射被取消。
北京時間3月9日,相對論空間宣布,下一次發射窗口期確認為美東時間3月11日13:00-16:00。
今日,“人族1號”火箭又一次被迫推遲發射計劃,火箭在三個小時的窗口期內多次嘗試發射,并克服了各種障礙,第一次嘗試時上層大氣出現強風,第二次因一艘船離發射場太近,第三次則因發動機未能點火直接宣告“失敗”,意味著發射再次被推遲。
發射主管表示,該火箭的九個Aeon 1發動機曾短暫點火,但因“違反發射提交標準”而關閉,最終在升空前不到半秒自動中止。該公司稱是火箭級分離自動化的問題導致點火中止。
據了解,“人族1號”是世界首枚3D打印火箭,85%的部件由3D打印而成,甚至連發動機也由3D打印制造,火箭高33.5米,擁有1.25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
相對論空間表示,發射任務主要測試該公司獨有的3D打印技術,利用該技術,公司可在60天內用原材料制造火箭,同時3D打印需要的零件也更少。
根據相對論公司2020年發布的消息,該火箭每次發射任務將花費1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2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