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蜜還是菠蘿蜜
波羅蜜隋唐時期從印度傳入中國時,被稱為“頻那挲”(梵文Panasa對音),宋代改稱波羅蜜。宋朝《諸蕃志》記載波羅蜜已在廣州地區開始栽培,當地居民用“波羅蜜”為其命名。2022年,葉春海在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園藝卷》時,將這個水果的名稱表述規范為“波羅蜜”。因此,長期以來一直沿用的“菠蘿蜜”其實是錯誤的。
如何挑選一枚品質較好的波羅蜜?
看顏色。成熟的波羅蜜果皮色澤呈金黃色,如果還沒完全熟透,表皮往往會帶一點青綠色,買回去后需要放三兩天才會慢慢變黃變熟。
摸外皮。質優的波羅蜜外皮完好無損,帶有較多“刺突”或“釘凸”狀物。一般來說,處在生長發育期的波羅蜜,表皮的“刺”或“釘”往往較尖銳。而成熟后的波羅蜜,表皮的“刺”或“釘”會變較軟,摸起來不那么扎手。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波羅蜜外皮上帶有小黑點,一般是波羅蜜成熟的正常現象。但如果小黑點非常多甚至連接成片,可能是過熟腐爛了,最好不要購買。
聞氣味。成熟的波羅蜜香味比較濃郁,如果需要長途運輸,可以選擇稍微青熟一點的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