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富士蘋果產地在哪里?
紅富士蘋果品種對產地的生長環境要求較高,北緯3-44度為紅富士蘋果適栽區,渭北, 陜西和膠東半島等,海拔800-1200米的地區是最適宜的地區。
最大的紅富士蘋果產地
目前,中國紅富士的原產地屬于山東煙臺棲霞。煙臺的氣候、土壤質量和日照時間有利于蘋果在紅富士的生長,因此它已成為紅富士最大的產區。
蘋果紅富士的特點
就全國而言,蘋果紅富士集中主要分布在陜西和山東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早結果,生產力強。種植后3年見花,4年生樹木畝產500公斤以上。短枝型品種和矮生紅富士蘋果在5歲時就可以進入滿果期。小樹往往會形成更多的腋芽。果實生產前期,長果枝和腋花芽占果實產量的比例較大,果實生產飽滿后轉向短果枝。花序座果率約為70%,花座果率為40%-50%。但連續結果能力差,容易形成小果。有隔年結果現象,自花結實率低,應安排授粉樹。
富士蘋果的盛花期,江蘇徐州果區4月20日左右。在山東沿海地區為4月。遼寧熊岳為5月3-6日。果實生長期為170-185天,成熟期一般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
目前,富士蘋果已在中國開發了近百萬公頃。在北京, 山西, 陜西, 天津, 河南, 江蘇,遼寧, 山東, 河北, 安徽,甘肅等省市紛紛更換晚熟品種國光。
蘋果紅富士產區排名:
1.渤海灣生產區
該地區包括膠東半島、泰沂山區,遼南和遼西的部分地區以及河北和北京的大部分地區。2000年,該地區蘋果面積1061.9萬畝,產量776.03萬噸,分別占全國的28.99%和38.35%。蘋果出口量13.77萬噸,占全國的60.12%,優質水果商品率高。該區28個重點縣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623.01萬畝和572.63萬噸,分別占全區的58.77%和73.8%;2005年,蘋果耕地面積占蘋果,總面積的39%,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3%。
大連和營口是遼南的集中產區,葫蘆島和凌海是遼西的主要產區。該地區熱量充足,光照充足,降水適宜。泰沂山區生長季的高溫有利于中早熟品種的早熟上市;該產區出口條件優越,交通便利;吸引外資多,企業發展快,產業優勢明顯;該地區科研和推廣技術力量雄厚,果農技術水平相對較高。
魯中山區和魯西北平原,最初是富士和紅星的主要栽培著色系。集中主要在河北北部,京津以及唐山和張家口是最好的。北京由密云,昌平和延慶天津是蘋果的一個新區,集中主要在郊區。
富士,短枝型元帥, 喬納金, 金矮生等。主要在這個地區發展。
2.西北黃土高原
該地區包括陜西的渭北、山西的晉南和晉中、河南的三門峽,2000年蘋果總面積為1271.4萬畝,占全國的34.16%;產量772.79萬噸,占全國的38.19%;出口額為3.23萬噸,占全國出口額的14.1%。該地區27個重點縣的耕地面積和產量分別為726.3萬畝和573.76萬噸,分別占全區的57.13%和74.25%。
這個產區維度低,大部分屬于黃土高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11.8-16.6),土層深厚,是蘋果優質產區。 陜西, 天水,銅川, 白水, 洛川, 甘肅等地成為對蘋果出口的重要基地。
蘋果, 該地區的主要栽培品種是富士,紅星,喬納金等。
3.黃河故道和秦嶺北部的丘陵地帶
該地區包括豫東,魯西南,蘇北和皖北,分別占該國面積和產量的11%和14%。今年,秦嶺北麓的果區地區增長緩慢,而黃河故道,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
黃河老產區地勢低平,年平均氣溫13-15度,1月平均氣溫-1.6-1度,7月平均氣溫27-28,年降雨量約700毫升,日照時數2300-2500小時,沖積土砂質,有機質少,堿性弱,宜用海棠嫁接蘋果果樹生長季節較長,幼樹結果早,成熟早。
該地區的主要品種是紅富士。
4.西南冷高地產區
這一地區包括云南東北部的昭通、宜威地區,阿壩和甘孜的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地區,貴州西北部的威寧、畢節地區,西藏昌都以南和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地帶。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3%和2%。
以上是紅富士蘋果產地介紹,紅富士目前在 北京, 山西,遼寧, 山東, 河北, 陜西,還有很多產地在天津,河南,江蘇,安徽,甘肅,新等省市。最著名的有山東招遠, 陜西洛川, 甘肅靜寧,紅色富士在山東,煙臺等地。
紅富士蘋果產地在哪里,有很多地區,我們現在市場上見到的,都是就近地區銷售的,紅富士水分充足,富含多種營養,大家可以每天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