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藝術是哪個教派?敦煌藝術是來源于道教嗎?
古代敦煌藝術來源于佛教。佛教東傳的影響了中、日、韓等國家。從敦煌壁畫中的邊角處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反影十分豐富,很多作品都是對具體的佛教形象向東傳播歷史的記錄。
千年古城敦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也是人類藝術史上最豐富多彩的地方,其中, 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敦煌的影響最為深遠,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佛教誕生于印度,然后沿著古代的絲綢之路東部傳到了中國。
位于甘肅西部的敦煌地區已成為佛教藝術的傳播基地,敦煌藝術的主題大多取自佛教故事和佛經,敦煌藝術是哪個教派,在某種程度上,敦煌藝術就是佛教。
同時,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也深受當地文化的影響。而敦煌藝術隨著佛教在中國的世俗化,正在走向一條“從神秘的理想世界到復雜的現實世界的道路”,所以我們也可以從敦煌藝術的變化和發展中看到中佛教所經歷的世俗化過程,其中, 敦煌石窟經文和石窟藝術是敦煌藝術的兩大支柱,石窟主要包括莫高窟,這里保存著殘若星河的壁畫和彩繪雕塑。
在以莫高窟為代表的石窟, 大部分的洞窟都有像中心的佛像,兩側立有菩薩或佛弟子,周圍有佛祖像、經書、飛天像等壁畫。此外,有的石窟仍然供奉山水畫,這構成了佛教的廣闊世界。這些藝術作品的色彩和形象,照亮了佛教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心變化,反映了所處時代的佛教社會哲學。
敦煌藝術的價值
敦煌石窟藝術作為世界文化瑰寶,有著千余年的歷史。不同民族與多種文化在敦煌交匯、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豐潤厚重的敦煌文化。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藝術最精美的石窟寺遺址,是古絲綢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鑒的結晶。
“敦煌藝術展覽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40年代,早期國內一批年輕藝術家前來敦煌考察,對敦煌石窟壁畫震撼不已,一邊考察一邊臨摹、速寫,返回后便開始辦大小不一的展覽。”羅瑤說,這是敦煌石窟藝術最早的展覽雛形。
1948年,時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在南京首次舉辦大型敦煌藝術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也希望借此讓更多人關注和保護敦煌莫高窟。1951年,在故宮午門舉辦展覽。1955年,“敦煌展”第一次走向海外赴印度、緬甸,精選了大批壁畫臨摹復制品,隨后還前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蒙古國等國家設展。
羅瑤說,早期的外展更側重國家之間開展文化交流的意義,展品多為珍貴文獻、壁畫臨摹復制品,有大幅的經變畫、單體佛像菩薩、復制彩塑、洞窟照片等,旨在讓更多人了解敦煌石窟藝術,知曉敦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