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哪些?
1、過勞
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動
由于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
3、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于暴飲暴食之后。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后,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見。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要保持大便通暢。
6、吸煙、大量飲酒
吸煙和大量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患心肌梗塞有哪些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一、疼痛
疼痛是心肌梗塞為明顯的癥狀,常發作于安靜時,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較重,持續時間久,有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用硝酸甘油無效。常伴隨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但也有少數病人沒有疼痛。
心肌梗塞的前兆二、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約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這種癥狀一般起于病后1-2周,尤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也不少見,室上性心律失常較少發生。前壁心肌梗塞易發生束支傳導阻滯,下壁心肌梗塞易發生房室傳導阻 滯,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見于心房梗塞。
心肌梗塞的前兆三、休克
心肌梗塞起病后一周內可能會出現休克,同時伴有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
患心肌梗塞的危險
盡管急性心肌梗塞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可怕,但它的起病急促,死亡快速,常使人“談虎色變”。確實有不少資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較高,尤其在發病一小時內占死亡率的60~70%,病人往往死于家中和送醫院途中。但是,也有不少資料和臨床實踐證明,如果現場急救得當,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可以顯著下降。
一般來說,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常有多次心絞痛發作的病史,或以前經過心電圖檢查有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表現,發病多在劇烈勞動、體育運動、精神緊張、飽餐、大便之后,但也有不少病人并無誘因,在安靜睡眠時發生。在發病季節上,似以天氣突然轉寒的時候和冬季發病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