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四大石窟?
中國的四大石窟分別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四大石窟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甘肅敦煌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于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方30公里的麥積山鄉南側西秦嶺山脈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創于十六國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爾后屢有修葺擴建,至公元六世紀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杰作。
中國四大名園分別是什么?
01中國四大名園分別是拙政園、頤和園、避暑山莊、留園。分別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北京市海淀區、河北省承德市、江蘇省蘇州市。
02拙政園名冠江南,勝甲東吳,是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作品。拙政園位于蘇州古城區東北婁門內的東北街。園林占地面積約4.1公頃(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約0.67公頃)。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獻臣始建。
03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境內,距天安門20余公里,占地290公頃。頤和園原為封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遠在金貞元年 (1153年)即在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宮"。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園靜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園。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將好山園更名為"甕山行宮"。
04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避暑山莊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園林,占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宮墻周長約20華里,比北京頤和園大了近一倍。宏偉美麗的園林和園外漢、蒙、藏等不同民族風格的寺廟使承德市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
05留園(The Lingering Garden)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歷年間太仆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莊,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