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為村干部,我不該偽造協議書,侵占村集體利益。我知錯改錯,今后一定好好工作,堅決不做損害集體利益的事……”日前,收到處分決定書后,山東省新泰市東都鎮東牛村黨總支委員、報賬員牛某東懊悔不已。
此前,新泰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開展農村“三資”專項清理工作監督檢查時,有群眾反映,東都鎮東牛村有人侵占村集體土地建設幼兒園,多年一直未交承包費。
經研判,該市紀委監委決定成立核查組開展核查,發現幼兒園建在村小學院內,屬村總支委員、報賬員牛某東的妻子個人所有,村相關賬目也沒有該幼兒園承包費收入記錄。
幼兒園建在原村小學院內,那土地租金去哪兒啦?帶著疑問,核查組工作人員直接找牛某東妻子了解情況。
“幼兒園是我自費建設的,當時與村里簽了協議。”牛某東妻子拿出了一份幼兒園用地協議,“協議里寫了,考慮到乙方自費建設,前十五年免除乙方租金。”
工作人員找到當時村“兩委”成員核實情況,村“兩委”成員均表示沒有見過這份協議書。時任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牛某周表示,簽名不是他本人的。
“看來這份用地協議書涉嫌偽造。”工作人員將收集到的證據擺在了牛某東面前,耐心細致做其思想政治工作。
最終,牛某東低下了頭,道出了實情。“都是我自己一時犯渾,做了錯事……”原來,2009年,牛某東占用300余平方米的原村小學土地,出資建設了二層樓房供妻子開辦幼兒園,十多年來,沒有向村里繳納費用。為逃避監督檢查,他利用擔任報賬員的職務便利,偽造了用地協議書。最終,牛某東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補交了15年租金,與村里重新簽訂了土地使用協議。
針對該案反映出的問題,該市紀委監委立足源頭治理,組成10個專項監督督導組,通過召開專門調度會、下發督辦單、約談“一把手”等方式,督導市農業農村局、各鄉鎮(街道)“三資”管理中心等職能部門單位對村集體合同進行專項清理。截至目前,完成審查梳理合同3.2萬份,糾正不合理、問題合同4200余份,補簽合同3300余份。(山東新泰市紀委監委 燕云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