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義的方式有哪些?
重商主義,也被叫做商業本位,這種思想出現在16世紀的中葉,鼎盛的時間在17—18世紀,后來被讀點經濟學代替。
重商主義建立在此種信念之上:一國的貿易是順差,也就是出口大于進口。這種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的金銀越多,那這個國家就越富強。主張國家應該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反而要增加金銀輸入。要想實現這種目的,最好是國家對三大產業(農業、商業和制造業)進行管制,并且壟斷國外的貿易。通過提高關稅來保護國內經濟貿易,并且利用殖民地為母國提供原材料和市場。根據重商主義的含義就可以明白這是在封建社會體質解體之后的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一種經濟理論。
重商主義一詞的來源于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一書,但是在1776年的時候亞當·斯密卻對于這種理論進行了抨擊,他反而倡導的是自由貿易。但是英國直到19世紀中葉才廢棄了這種經濟政策。
重商主義理論的主要觀點?
(一)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這個國家如果沒有貴金屬礦藏,就要通過貿易來取得。
(二)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
(三)一個國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個國家的付出(貧窮)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