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中樓閣理論?
空中樓閣理論的倡導者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他認為股票價值雖然在理論上取決于其未來收益,但由于進行長期預期相當困難和不準確,故投資大眾應把長期預期劃分為一連串的短期預期。
而一般大眾在預測未來時都遵守一條成規:除非有特殊理由預測未來會有改變,否則即假定現狀將無定期繼續下去。
空中樓閣理論盯住市場消息的變化,時刻分析廣大投資者對各種因素的反應,以及判斷他們采取行動何種行動的可能,以盡早掌握市場行情運動的先機。
技術分析的“空中樓閣”是什么?
永遠別和股票圖表技術分析師一起吃飯,那不利于消化。
——伯頓·G·馬爾基爾
有很多投資大師都明確表示過不相信對股票所進行的圖表技術分析,伯頓·G·馬爾基爾(投資大師、《漫步華爾街》作者)就是這中間旗幟最為鮮明的一位。
馬爾基爾認為,圖表主義者完全著眼于股票歷史價格來預測股價未來變化,希望從中探尋出某種趨勢,這是相當可笑的行為。因為市場變動極其混亂無序,價格只是市場前機運行之后的反映,永遠慢于市場一步,要根據滯后的價格表現來決定將來的買賣行為無異于緣木求魚。馬爾基爾用“空中樓閣”來比喻技術分析者們的圖表工具,指出其虛幻不實的本質。有大世的數據表明,股價過去的走勢無法準確指引其未來行動,"股市中存在重復模式”的信念只是分析師們自造的統計幻覺,用來騙取客戶傭金,至于其實際效果能否經得起檢驗則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
馬爾基爾嘲笑這些技術主義者們只顧著為投資者“奉獻”出一張張精美絕倫的圖表,自己卻不能從神奇而美妙的技術分析中嬴利。如果他們完全按照自己所兜售的觀點來從事實際投資活動,則會一貧如洗,慘敗而歸。然而他們仍固執地堅稱技術手段是點石成金的萬能魔法,如果投資不利只是對圖表的分析還不夠到位,并不是技術方法本身出了問題。
20世紀80年代頗負盛名的約瑟夫·格蘭維爾就是這種萬能技術主義的擁護者,他為自己的重大股市誤判辯解,稱只是在圖表分析上投入精力不夠才釀成大錯。當被問道為何他不親自使用魔幻圖表投資股市時,他以布道者的神圣面孔宣稱其使命只是點撥他人致富。馬爾基爾對這類道貌岸然的騙子深惡痛絕,有一次他和一位股票圖表分析師一起用餐,中途詢間為何技術專家們自己不能從神乎其神的亮漂圖表中獲利,那位專家像所有同行一樣模式化地回答是因為他們對所繪圖表的信任還不夠。這個答案讓馬爾基爾在眾目唉揆之下被貪物喳住了,于是他訂下“清規":永遠不再和股票圖表技術分析師一起吃飯,那不利于消化。
在美國華爾街,圖表技術主義者屬于少數派,大概只占證券從業人員的10%。他們名聲不好,屢屢成為基本面分析者和學術研究界的嘲笑對象。雖然他們不斷用改良的手段偽裝和完善自己,然而眾多的證據顯示,僅僅依靠對股票歷史價格的分析來進行投資決定是愚蠢而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