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老年人因對智能手機應用缺乏了解、警惕性差而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近日,鄧州市法院審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提醒老年朋友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謹慎對待個人信息,不隨意將身份證、手機等交給陌生人,對于涉及支付結算功能的軟件操作要格外小心,注意保護驗證碼和刷臉等信息,而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也將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2023年3、4月份以來,被告人湯某、陳某甲夫婦帶領黃某、陳某乙、陳某丙、劉某某等人在河南鄧州、開封等地多個鄉鎮,以幫助村民激活醫保卡為名,使用村民手機和身份信息來激活新的QQ、微信、京東、淘寶、抖音賬號等進行“拉新”,并激活認證未使用過的支付寶賬號做“白號”,后按照每個10元至60元不等的價格將這些賬號出售,共計獲利約385萬元,其中湯某、陳某甲實際共獲利22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湯某、陳某甲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伙同他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獲利,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結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實、認罪悔罪態度和社會危害程度等情節,依法判處被告人湯某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陳某甲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依法追繳違法所得,上繳國庫。
由于農村中老年人多數未注冊網絡賬號,且對智能手機應用又缺乏了解,警惕性差,本案中被告人陳某等針對該類群體獲取信息,拿到老人手機后在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惡意注冊各類網絡賬號進行販賣牟利。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切勿將身份證、手機等個人物品交給陌生人,特別是對于手機中微信、支付寶等具有支付結算功能的軟件,不要交給陌生人操作,當需要提供驗證碼和刷臉服務時更要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盜用個人信息,惡意注冊APP牟利或用于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給生活和誠信造成損失。
關鍵詞: 鄧州市法院 警惕以激活醫保卡為名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