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證券報記者3月15日從銀保監會獲悉,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實抓好政策落實,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金融支持,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銀保監會表示,將合理增加融資供給,做好“十四五”規劃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保障;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創新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更好地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優化重點領域共保體機制,推進新材料、首臺(套)保險試點;圍繞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服務,支持能源穩產保供;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鎮安居創業;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推動完善健康保險服務;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對銀行、保險機構而言,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2022年工作的核心內容。從短期看,加大融資供給,促進投資更是重中之重。
“擴大投資不是低水平重復建設,也不是既有投資模式延續,而是要強化有效投資,在實現促投資、穩增長目標的同時,為中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奠定新的基礎。這也是‘跨周期調節’的題中應有之義。”曾剛強調。
“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都是薄弱環節,都需要金融繼續給予大力支持。當然,總體上要遵循市場化、商業化的原則。”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表示。
2021年以來,銀保監會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資金有效供給,優化信貸投向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制造業貸款新增2.8萬億元。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3.5萬億元。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24.9%,其中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增長41.4%。(歐陽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