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惠帝劉盈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漢惠帝劉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4日 [66] )。
西漢第二位皇帝,漢高帝劉邦嫡長子,母為漢高后呂雉。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冊立為皇太子,十六歲時繼承皇位。在位期間,實施仁政,減輕賦稅,任用蕭何和曹參為丞相,實行蕭規曹隨、休養生息的政策。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崇尚黃老哲學。在強勢的呂太后輔佐下,平衡功臣和諸王。
漢惠帝七年八月戊寅日(前188年9月24日 [66] ),劉盈去世,時年二十三歲,在位七年,謚號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漢惠帝劉盈有哪些成就?
政治
繼續奉行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任用曹參為相國,繼續執行劉邦、蕭何時期制定的休養生息的政策。
經濟
下詔恢復了十五稅一的政策。因為劉邦在位時,為了對內平定叛亂,對外迎擊匈奴,所以增加了一些賦稅,等劉盈時,內亂已經平定,匈奴也因為和親政策不再騷擾邊境,所以,劉盈便取消了增加的賦稅,重新恢復了十五稅一。后來,劉盈又鼓勵農民努力耕作,對于有成績的農民還免除其徭役。為了促使人口增加,劉盈還下令督促民間女子及早出嫁。如果女子到了十五歲還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賦(算賦是一種成人的人頭稅,每人交一百二十錢,即為一算)。對于原來限制商人的政策,劉盈也大大放松,以促進商業的發展,增加國家收入,使得西漢初年的經濟繼續健康地向前發展。
文化
劉盈進行了有益的文化改革。
漢惠帝四年(前191年),廢除“挾書律”。“挾書律”是在秦始皇在進行焚書時實行的一項法令,除了允許官府有關部門可以藏書外,民間一律禁止私自藏書。西漢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繼承秦朝,“挾書律”也不例外。劉盈很有魄力地廢除了這一法令,這使得長期受到壓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開始活躍起來,為儒家被漢武帝確定為國家的統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條件。
建設
劉盈在很短的皇帝生涯中,規劃和完成長安城的全面整修。劉邦在位時,國力有限,僅修了長樂宮和未央宮,城墻沒有修成。長安只有幾條街道,沒有城墻,布面不夠繁華,缺乏帝都王氣。隨著西漢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長安城的國都形象急需完善。于是,劉盈決定整修長安城。
漢惠帝元年(前194年),正式開工,拓寬修建了所有街道后,集中人力物力修建城墻。漢惠帝五年(前190年),完工。城墻周圍65里,共十二座城門,每面城墻有三座,每個城門分成了三個門道,右邊的為入城道,左邊的是出城道,中間的則是專門供皇帝用的。
根據史家考證,長安成為超越羅馬的都城了,成為經濟、文化的中心,各方面繁榮起來。